2022年各企業業績冰火兩重天,牧原股份預盈120億-140億元,正邦科技則預虧110億-130億元。導致業績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根源還是由各個養豬集團的生產成績決定的,那目前各大企業的成績對比情況如何,我們結合15家上市企業**數據盤點一下。
2022年各企業業績冰火兩重天,牧原股份預盈120億-140億元,正邦科技則預虧110億-130億元。導致業績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但根源還是由各個養豬集團的生產成績決定的,那目前各大企業的成績對比情況如何,我們結合15家上市企業**數據盤點一下。
PSY水平PK,神農集團拔得頭籌
眾所周知,決定養殖效益的**要素是多生,也就是PSY水平。近兩年,各個企業在應對非瘟上已經得心應手,PSY水平也水漲船高,已經達到或超過非瘟前的水平。
從各企業數據來看,神農等11家企業的PSY水平都在20以上,但是整體差距不小,從20到28不等,按照水平高低可分為三個梯隊。
**梯隊從26到28,包括神農集團和牧原股份,作為云南省**家養豬上市豬企,神農集團近幾年發展迅速,其在2023年春季交流會上透露,2022上半年PSY27,第三季度PSY在28+,全年PSY接近28,并且還有增長空間;牧原股份也在本月透露,目前PSY在27左右;另外,唐人神去年6月曾透露其丹系種豬PSY可達28頭以上,但未透露整體水平。
第二梯隊從24到26之間,主要包括京基智農、金新農和立華股份,其中京基智農和金新農均以25排名第四,從養雞跨界養豬的立華股份則以24緊隨其后。
第三梯隊從20到24之間,包括養豬“二哥”和“三哥”,其中新希望、天康生物、大北農均為23,東瑞股份22,溫氏股份以20無奈“墊底”。
再看決定PSY的窩均健仔數和配種分娩率數據,其中窩均健仔數從10到12不等,牧原股份以12頭排名**,溫氏股份以10.7頭排名末端;配種分娩率則在85%到88%之間,京基智農以88.38%排名**,溫氏股份同樣以85%排在最后。
成活率PK,企業間差距不大
少死是影響養殖成績的第二要素,也就是成活率,包括仔豬、育肥和全程成活率,從公布全程成活率數據的8個企業來看,各個企業的水平差距不大,基本是從85%到88%不等。
具體來看,華統股份以88%排名**,領跑一眾養豬集團值得關注;其次是京基智農以87.72%排名第二,牧原股份和金新農都已86%排名第三;另外溫氏股份、神農集團、東瑞股份都為85%;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上次對外公布全程成活率數據是去年7月份,當時指標為82%,與其他企業相比有一定差距。
料肉比PK,溫氏股份領跑
快長是影響養殖效益的最后一個因素,可惜的是公布該數據的企業數量并不多,從已公開數據來看,目前企業各個養豬企業全程料肉比在2.7到2.9之間,其中溫氏股份以2.71排名靠前,其次是金新農的2.8,牧原股份和新希望都是2.9.
成本**PK,牧原股份獨一檔
“多生,少死,快長”,是行業公認影響企業業績的三大要素,綜合下來就是各企業成本的差異化,再由成本差異化帶來業績的差異化。
從11家公布**養殖成本的企業數據來看,各企業成本差異**,大致也可以分為三檔。
**檔為8元以下,目前只有牧原股份,其**養殖成本低于7.75元/斤,從PSY、成活率、料肉比這三個要素分析,牧原目前的主要優勢在于前2個,在行業均處于前列;從料肉比來說,牧原和其他企業相比并不占優勢,最終形成的成本優勢可能來源于飼料采購成本。
第二檔企業成本為8到9元之間,其中溫氏以8.05元穩居第二,神農集團8.3元排名第三,新希望、京基智農、天康生物、大北農成本也在此區間。
第三檔企業包括天邦食品、東瑞股份、華統股份和傲農生物,目前養殖成本在9元以上,與牧原、溫氏等企業相比,差距比較大。
仔豬成本是影響養殖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。根據各企業數據來看,目前牧原斷奶仔豬成本**,為320元/頭。
其次為天邦食品和溫氏股份,斷奶仔豬成本為360-370元/頭。
接下來是新希望和金新農,其中新希望1月**成本為410元/頭,已較2021年底下降100元/頭。
斷奶仔豬成本較高企業為天康生物和傲農生物,目前為450元/頭左右。
編輯:云云
免責聲明
1、本文來自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請讀者僅作參考!
2、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,版權若有侵犯,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(致電我們或發郵件:80068959@qq.com),我們將在**時間內刪除。
3、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**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官方微信
移動站